一起行动!防蚊灭蚊,预防登革热!
时间:2024-07-30 10:49

台风大雨过后常形成积水,容易成为蚊虫的孳生地。快一起行动起来预防登革热等传播传染病!

预防登革热,防蚊灭蚊是关键

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、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,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天~10天的增殖后,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。

人群普遍易感,感染后经3天~15天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,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(称为隐性感染者)。

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,分布广泛,日出前后和日落时分是它们叮咬的高峰时段,白纹伊蚊的幼虫喜好洁净的水,社区内的树洞、石穴、积水轮胎,废弃的碗、盒,存接水的瓶瓶罐罐,丛生植物的叶腋等,都是它们繁衍后代的温床。

温馨提示: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,当出现突起发热(有时可达39 ℃),同时伴有明显疲乏、厌食、恶心等,常伴较剧烈的头痛、眼眶痛、全身肌肉痛、骨关节痛,可伴面部、颈部、胸部潮红时,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。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。

登革热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,也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,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。

清积水防蚊子注意“五字诀”

要有效防治蚊媒传染病,需全民参与,做好居家防蚊灭蚊工作,清扫卫生死角、倾倒门前屋后积水以消除蚊虫孳生地,因为蚊子一生都离不开水。

清除蚊子幼虫孳生地注意“五字诀”

翻:将缸、罐、盆、坛、瓶等小容器积水倒掉,放置时底部朝上,保持干燥。

填:用泥土、黄沙填平各种坑、洼、沟等容易积水的坑洞。

清:清除环境中各种小容器(垃圾),比如饮料瓶盖、垃圾袋等。

疏:疏通明沟、下水道、沟渠、河流等。

药:不能清除的积水,如水井等应采取投放长效灭蚊幼剂。

如出现登革热等疑似症状时,应及早就医,以免贻误病情。同时,前往东南亚等地旅行的市民回来后一旦出现发热、头痛,有恶心、呕吐、嗜睡等症状不适,应及时就医,并告知外出旅居史。

来源:福建卫生报
附件下载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相关解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