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生腌或吞下三类风险
福州疾控提醒:水产品最好煮熟了再吃
生腌蟹。网友“舒舒”供图
天气渐暖,爽口的生腌又开始受到人们的追捧,福州不少餐饮店推出生腌类餐品。生腌虽好吃,但存在健康风险。近日,天下足球网_bob体育客户端-比分|官网:疾控中心(市卫监所)发布提醒:生腌河鲜海鲜是“美食毒药”,藏着巨大的“健康雷区”。
生腌有致命风险
生腌是指将生食腌制后食用,如将螃蟹、贝类、虾等初步洗净处理后,直接放入容器,加入白酒、鱼露、豉油等调料,密封冷藏数小时后食用。
“生腌虽然保持了食物的鲜甜,但其隐藏的风险也让人心惊肉跳。”天下足球网_bob体育客户端-比分|官网:疾控中心(市卫监所)副主任医师羊晶晶介绍,一口生腌至少让人吃进三类风险:细菌感染——生腌海鲜未经高温杀菌,易滋生细菌,如副溶血性弧菌、创伤弧菌、沙门氏菌等,可能引发腹泻、呕吐等症状,甚至危及生命;病毒感染——生腌海鲜可能携带甲型肝炎病毒、诺如病毒等,导致黄疸、乏力、食欲缺乏等症状,诺如病毒还可能引发急性肠胃炎;寄生虫感染——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,是我国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之一,常出现在河虾、淡水鱼里,生腌这类河鲜,食之可能引起急慢性胆囊炎、胆管梗阻性黄疸和胆结石等疾病,严重者可导致肝硬化和肝内胆管癌。
本报曾报道一个病例:福州一名30多岁男性因全身乏力、发热、没食欲,到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就诊,被查出感染了肝吸虫,来源就是一盘鲜美的生腌。
既然淡水鱼里有肝吸虫,那海鱼是不是可以放心生吃呢?“同样不能放松警惕。”羊晶晶介绍,多项研究显示,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鱼普遍感染异尖线虫,以小黄鱼、带鱼、青占鱼、鲐鱼的感染率较高。人被感染后的主要表现为上腹剧痛、恶心、呕吐及腹泻等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、腹膜炎或肠梗阻等并发症。
料汁杀菌功能有限
“不少人认为生腌类食品用高浓度的白酒或醋处理过,再加上芥末、蒜、洋葱、盐巴等调味品,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。事实上,白酒等并不能完全杀菌。”羊晶晶说。
研究表明,医学上75%浓度的酒精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,而一般饮用酒最高只有五六十度。而且很多生腌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白酒酒精浓度较低,且掺进其他调料,浓度就更低了。因此,用酒、醋、蒜等制成的料汁只能调味,杀菌消毒功能有限。
有人问:盐等调味料是否能“齁死”细菌病毒?对此,羊晶晶表示,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为嗜盐性细菌,喜欢有盐的环境;诺如病毒和甲肝病毒存活能力极强,生腌料汁持续浸泡几小时后可能还有病毒残留;异尖线虫既然能寄生在海鱼身上,自然也不怕盐环境。
水产品最好煮熟吃
那么,水产品怎么吃才安全呢?羊晶晶给出如下建议:
不要生吃水产品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相比海鲜,河鲜的寄生虫风险更高。当然,即便是海鲜,也尽量不要生吃。因此,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水产品煮熟了再吃。
生腌类食品,原料需正规,确保符合国家标准。2015年发布的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》明确规定“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”,需要达到“不得检出吸虫囊蚴、线虫幼虫和绦虫裂头蚴等寄生虫”的标准,正规生产企业都会执行这个标准,从而尽可能地降低食品安全风险。如果去餐厅品尝生腌,最好选择经营许可项目中包含“生食类食品制售”的餐厅。
此外,烹饪水产品时,一定要注意规范操作,生熟分开,防止交叉污染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